山东小县城垄断健身器材生产 五金制造能力大迁
2025-08-26 16:04
19世纪上半叶,宁津大柳镇已出现规模化纺织工场,典型代表为“统泰升杂货店”兼营的轧花工场。清末民初,柴胡店镇是宁津纺织业的核心区域,当时有隆兴、同义、振兴等纺织工厂及70余家作坊,产品远销全国。抗日战争期间,该地为渤海军区赶制冬装上万套、裹腿布40万条,获军区嘉奖,为后续轻纺工业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宁津手工作坊逐渐兴起并规模化发展,实现了宁津民间手工艺的第一次进化。五金机械产业集群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宁津县的支柱产业。宁津被中国机械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五金机械产业城”。此外,宁津还拥有电梯产业,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整梯及零部件生产集群地”。
2001年左右,健身行业在国内刚起步,市场需求庞大。宁津有两个年轻人嗅到了商机,赵世龙和周月明分别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技能,率先仿制出健身器材。赵世龙曾在叔叔的机械厂学习丝绸机配件制造,创办了自己的机械制造小作坊。周月明则是一名健身教练,对健身器材非常熟悉。两人凭借敏锐的嗅觉和果敢的行动,抓住了健身设备制造的先机,为后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宁津健身器材行业的种子由此萌芽,并迅速发展。在政策引导下,高自产率成为健身器材企业的共同特点。产业链上下游完善,规上企业研发平台覆盖率达100%,全产业累计拥有专利1400余项。原材料及配件本地配套率超95%,一台健身器材从原材料采购、设计研发、生产加工到包装销售,不出县城即可完成,所有配件半小时内就能配齐,研发周期缩短40%,生产成本降低30%。
宁津五金机械制造能力完成了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大迁徙,顺利实现了能力的场景转移。这种大迁徙使五金制造的落点焕新重生,迎来了新业态的形成和爆发。宁津依托固有的五金制造能力,未来有望在更多赛道上创造新的标杆和示范。
最近,央视《财经调查》的记者们顺着一条举报线索,深入调查了全国多地的健身器材产业链。举报称,某些厂家生产的公共健身器材质量差到能“原地飞升”,安装也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记者决定进行一场全链条暗访,从生产到安装再到使用,一个环节都不放过
2025年德国科隆健身健美及康体设施展览会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上千家企业参展。山东宁津的健身器材在展会上展示了“全球爆品中国造”的魅力。宁津县此次参展规模庞大,展出面积约3000平方米,观展和商务洽谈人员近千人,展品类型丰富多样
近期,有消费者举报称一些生产厂家将不合格的公共健身器材销售到市场。这些器材因质量问题和安装不当,导致多次发生伤人事件。记者前往定州市大奇连村调查,发现该地区聚集了大量生产公共健身器材的厂家
近期,总台财经调查栏目收到了多起关于不合格公共健身器材的消费者举报。一些生产厂家将不符合标准的健身器材销售到市场,导致因质量问题和安装问题频发伤人事件。记者走访了定州市的大奇连村,这里聚集了许多生产公共健身器材的厂家
南美白对虾是餐桌上常见的虾类品种。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南美白对虾的种质资源由国外掌控,我国仅进口种虾的费用每年便高达数千万美元。经过近10年的研究,我国科研人员在2011年终于成功选育出南美白对虾“中兴1号”,打破国外种质垄断,这是国内首个获...
4月9日下午,平阳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鳌江镇一幼儿园老师的报警,称园内一名孩子被滑滑梯卡住。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孩子站在滑滑梯隧道入口平台,左腿膝盖被卡在支撑木板与滑梯入口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