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党员干部在开门教育中不断加强作风建设—

2025-07-23 20:33

  “手机没电时能快速充电,还能喝口热水、看看书。我常来这间小屋歇脚。”7月11日上午,突降大雨,快递员陈旭跑进海陵区城南街道滨江社区“暖心驿站”避雨。在屋内,陈旭看到有医务人员正在给居民测量血压,自己顺便也量了一下血压。如今,这处为新就业群体打造的便民空间,已从功能单一的休息区升级为集多元服务于一体的“暖心驿站”。

  “暖心驿站”发生的这些变化,是城南街道深入践行开门教育,推动解决群众“身边小事”取得的成效。

  多维度倾听民声,多举措破解难题。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出实招硬招破解难题,真正让群众见到行动、感到变化、得到实惠,在办好百姓身边实事好事中锤炼党员干部好作风、好形象。

  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缴费涉及部门多、流程繁,企业来回奔波累的问题,兴化市推进建设项目“多费合缴”改革,依托政务服务平台开发缴费“一件事”管理模块,将多种缴费事项纳入改革范围,实现应办尽办。建立部门协同联动机制,优化4项费用缴纳流程,设立缴费“一件事”专窗,实现缴费“一门一站一次”办理。通过数据信息跨部门共享,将缴费事项联办总时限压缩到4个工作日,压缩时间超过50%,环节减少80%以上,获得企业好评。

  近日,在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住建局“项目服务0号专班”的全程护航下,该区的省重大项目常青树科技高分子材料项目仅用5个工作日就获批《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全面动工建设。该区住建局聚焦项目服务重难点,筹组精干人员成立“项目服务0号专班”,让党员干部从坐在办公室等企业上门到下沉园区一线成为驻点服务专员,通过建立“一企一策”精准服务机制,确保企业“只进专班一扇门,只找专员一个人”。同时,积极协调区各相关条线业务部门一线办公、现场服务,为企业提供工程造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等全方位政策和技术支持,实现服务企业“0距离”、工程审批“0跑腿”、办事效率“0延误”、项目落地“0障碍”。

  群众关切处,就是工作出发点。海陵区城南街道滨江社区西门的“暖心驿站”,建设之初是为外卖员等新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区域,相关配套设施比较简单。针对“意见收集簿”中群众提出完善驿站功能的建议,社区在走访了解新就业群体具体需求后,将“驿站”提档升级,为外卖员、快递员等提供充电、阅读、免费茶水等暖心服务。同时,还设立“心声交流角”作为新业态群体情感倾诉平台,并组织开展“青禾”义诊,定期在“驿站”驻点,提供健康检查等服务,让新业态群体只进“一扇门”便可享受到多元化的便民惠民服务活动。

  今年夏天,兴化市垛田街道王横村脱水蔬菜产业园的企业主刘庆营再也不担心脱水蔬菜的存储问题了。王横村是兴化市著名的“兴化香葱”生产及脱水加工专业村,有20多家脱水蔬菜企业。但是,多年来,他们被同一个难题困扰:缺少专业的恒温仓储场地,产品质量和销售价格大打折扣,产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村党总支一班人多方想办法,联合垛田街道的其他3个村共同建设恒温仓储库,项目资金通过上级项目扶持和四村自筹的组合方式得以解决,街道在项目审批、政策对接上给予全力支持。多方协力之下,备受期待的恒温仓储库终于建成。经测算,四村联建仓储库每年租金收入达42.9万元,平均每个村可获得10万元左右的租金收益。

  “以前这里是杂草丛生、堆满杂物的荒地,现在成了我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姜堰区梁徐街道岭家社区居民林俊邦说。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姜堰区推行“社区工作日”制度,每周固定时间组织机关干部下沉一线,通过坐班接待、入户走访等方式倾听民声、推动问题解决,构建起“简单事项专班即时反馈、复杂问题街道统筹交办”的快速响应体系,并实施“问题认领+销号管理”模式,显著提升了群众诉求的响应速度与解决效率。针对岭家社区居民提出的“缺乏公共活动空间”问题,梁徐街道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协调推动,指导社区通过居民代表会议形成共识,并集中清理一片闲置空地,新增篮球架、单双杠、椭圆机等健身器材,配套种植绿植、设置石桌,打造集健身、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居民活动场所,社区居民纷纷点赞。

服务热线

+86+13922232245

© Copyright 2024 UED·体育(官网)APP下载 All Rights by UEDAPP

地址:广州市花都区镜湖大道27号华际中心C栋202房
电话:+86+1392223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