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78年入伍3年后探亲全家人竟然认不出我
2025-07-27 00:55
1981年10月的一个下午,提干两个月后,我的探亲假批下来了。赶紧收拾好东西,坐上了回家的火车。没想到这趟回家,遇到了好些意外事。第二天下午,村里飘起炊烟的时候,坐完火车又倒长途汽车,一身疲惫的我,终于回到了离开三年的赵家洼村。心里挺激动,推开家里的院门,提着大包走进去。爷爷和父亲坐在院子角落里说话,看见我进来,都站了起来。父亲看着走近的我问:“,你找谁?”爷爷也走过来,一脸吃惊。“爹,我是铁柱啊!”“啊?你是铁柱?”父亲这一嗓子,把母亲和弟弟从屋里喊了出来。“爷爷,我真是铁柱,你们认不出我了?”“哎呀,真是我大儿子啊……我的铁柱啊!”母亲拉住我的胳膊就哭。爷爷手抖着摸我的脸和身上的军装,眼圈红了:“铁柱,你当兵三年,咋变这么多,长这么高。要不是听你说话,我们都不敢认啊……”院子里的动静,把左右邻居都引来了……叔叔伯伯大娘婶婶们,都到了我们家。“铁柱从部队回来了?你当兵走时才一米六,现在咋这么高,得有一米九多了吧?这要是在外头碰上,根本不敢认……”邻居二叔的话,让大家想起了三年前的1978年11月。
1978年我十六岁,是家里的老大。听说部队来征兵,心里一热,跑回家告诉了父母。在这之前,父母说过好几回,等征兵时就把我送去部队。他们的话正合我意,他们也知道我想当兵。家里条件差,我下面还有弟弟妹妹,我走了,家里就少一张嘴吃饭。他们知道部队上能吃饱。可到了公社卫生院目测那天,出了点岔子。接兵的军人和武装部的,看我们一队队青年走路,我听见旁边人说,把那个子矮的叫出来。我就被喊出了队列。家里有尺子,体检前我量过,身高刚过一米六,但太想当兵了,还是抱着点希望,和生产队几个报了名的一起去体检,没想到一开始就被刷出来了。不过那天应征的人少,我虽然被叫出来,后来还是作为候补跟着做完了体检。还好,所有检查都合格了。大队民兵连长回来跟我爹说,你家老大运气不错,体检过了,接下来就是家访。果然,一个星期后,武装部和接兵干部,走访完村里另两户体检合格的,最后来了我家。没想到的是,他们看到我爷爷和父亲个子都有一米八多,当场就决定带我走。后来民兵连长告诉我,部队本来嫌我矮,但看我爷爷和父亲那么高,觉得我才十六岁,到部队肯定还能长,我就这么有惊无险地当上了兵。到了部队,发现连队伙食比家里好不少,起码每周都能吃到肉。我们坦克连的伙食,比同镇上一个炮兵部队强点。开始以为是伙食费高,后来才知道,我们连队自己养猪种菜搞得好。隔一阵子,炊事班就包大包子,猪肉萝卜馅或者猪肉白菜馅的。每次吃包子,我这个矮个子一顿能吃十八到二十个。吃这么多,主要是体力消耗太大。下了老兵连,连队每周跑三公里,半个月跑一次五公里。当坦克兵,天天跟铁家伙打交道,车场日也好,修坦克也好,都特别费劲。记得1979年团里搞坦克兵文体活动,比赛举坦克履带板。59式坦克履带板一块大约二十公斤,连队把两块用铁丝捆一起比。刚开始我用尽全力,才勉强搬离地面。班长说我个子矮,体力跟不上,就给我“开小灶”——练单双杠和俯卧撑。这么坚持了三个月,体力上来了,饭量也更大了,没想到个子一下蹿了十多公分。后来再举履带板,我也能像别人一样,一次举起两块。虽然全连比赛我只拿过第三名,但进步已经很大了。训练量大,伙食跟得上,入伍第二年我就长到了一米七五,到年底蹿到了一米八四,第三年接近了一米九三。
可长太高也带来了麻烦。坐进坦克车里直不起腰,很难受。连队就把我从战斗班调到炊事班,让我去养猪。虽然岗位变了,但我觉得不能泄气,干啥都要干好。喂猪这一年,我一日三餐用心伺候连队的猪,经常骑三轮车出去割草,仔细清理猪圈。结果在全团养猪比赛里,我养的猪不仅膘肥体壮,当年还下了两窝,一共二十三只小猪崽。更没想到,连队给我记了一次三等功。1980年,我们军范副军长来连队蹲点两个星期,听说了我从战斗班优秀战士,因为个子太高转去喂猪,又干得不错的事,挺赞赏。后来团里把我报成典型,军宣传处的新闻干事专门来采访,我的事还上了军区《战斗报》。1981年5月,我破格由战士直接提了排长。当兵三年没回过家,提干后向连长申请探亲,连长很快批了,这才有了开头回家那一幕。到家后,父母很快发现我这三年的变化:天不亮就自己起来扫院子;家里厨房的水缸总是满的;每顿饭我第一个吃完,主动把全家人的碗洗干净;自己的脏衣服自己洗,连带着把家人的也洗了……这些事慢慢在村里传开,我还成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榜样。家人和邻居对我当兵前后身高的巨大变化,还有日常做事的改变,都觉得不可思议。父母看着我这一米九三的个头,忍不住感叹,部队真能培养人。
就在我探亲的第七天,一个婶婶来我家,跟父母说想给我介绍个姑娘。婶婶说这姑娘个子有点高,因为这个一直没找到婆家。第八天,婶婶把姑娘领到了我家。介绍后知道,姑娘叫姬芸霞,她父亲是县里的干部,家里条件挺好,但就因为姑娘个子太高,在县城找不着合适的人家,一直单着。我提干探亲的消息传开后,传到了姬芸霞家耳朵里,他们家托人来说媒,婶婶这才上了门。接触了几天,我觉得姬芸霞这姑娘挺好,善良、朴实,也勤快。她说体校曾让她去打篮球,但试了一段时间,觉得自己跑不动,不是那块料,就调到了后勤办公室。姑娘大了要找婆家,见过几个小伙子都没成,媒人说男方嫌她个子高。父母为这事愁得吃不下睡不好……我们俩从认识到相处,1983年结了婚。结婚那天,两个大高个的婚礼,县里和公社都有领导来参加,县广播站还播了我们结婚的消息……因为当兵,我的人生有了新的开始;因为提干,我才有了这样不同的人生际遇。生活没有固定的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参军入伍,成了我这一生最重要的转折点。